close

相關論文:

廖彥妮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體育研究所

國小學童大肌肉動作發展之比較研究

PS.有電子文可下載 

 

林美珊

國防醫學院

公共衛生學研究所

嬰幼兒使用學步車及其相關之傷害-台灣城鄉之比較

PS.無電子文

 

 


 

 

 

相關網路新聞:

MAG雜誌櫃

寶寶太早站太早走好嗎?

2012/09月號

媽媽寶寶/提供

文/于靜芳
採訪諮詢/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

「我的寶寶學會坐之後,就直接跳過爬行階段,已經開始踮腳尖學走路喔!」正當媽咪喜孜孜地向親友訴說孩子的快速發展時,殊不知跳過爬行階段直接站立或踮著腳尖學走路的孩子並非比較優秀、發展比別人超前,唯有按部就班的學會坐、學會爬,行動力逐漸增強,再開始協助孩子進入獨立移動、行走的成長新階段,才是正確的生理發展!
 
媽咪別自豪 發展過早未必好! 
 
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提供臨床案例,有位媽咪帶著兩個兒子來諮商,弟弟九個月大,已經可以扶著站,哥哥三歲,跑、跳、丟球與踢球的能力較差,在公園與小朋友玩耍的過程中,也較容易摔倒或受傷。
媽咪說弟弟的能力應該比哥哥好,才九個月大已經會站了,但其實當初哥哥也有類似的發展模式,沒有經過爬行就能夠站立與行走,長輩都誇他發展過人,卻不知爾後的動作協調卻明顯落後其他孩子。這次來諮商主要是想評估哥哥的狀況是否有機會改善,另外,弟弟良好的表現是否能長期維持領先呢? 
 
王宏哲醫師表示,當時聽完這位媽媽的敘述,不由得憂慮起孩子的發展,大部分家長對於孩子跳過爬行的階段,都認為僅是個微不足道的小問題,或根本不是問題,甚至覺得自己的孩子有過人之處,發展超前、領先群雄。但漠視此一動作經驗的結果,往往造成孩子動作、手眼協調較差,以及上肢與軀幹力氣不足的現象產生!
 
孩子不愛爬,只喜歡扶著站,這樣好嗎?
 
很多九個月大的寶寶,學會坐之後總是喜歡扶著東西站,甚至扶著走,但就是不喜歡爬。有些媽咪認為「爬」只是一個過渡期,人類最後的移動行為仍是「行走」,因此,孩子不爬、不站、喜歡走應該是因為超前的發展,以後一定很有運動細胞!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表示,這是個大錯特錯的觀念!事實上,沒有經歷過爬行的孩子,成長後的動作協調能力比較差。
 
錯誤育兒觀VS. 科學育兒觀
 
X 家裡空間小 就不用練習爬行
有許多家長因為家裡東西多、空間小,沒有足夠的空間給孩子練習爬,就認為只要孩子能站能走就好。萬一在床上練習爬行摔下來反而得不償失,不如儘早讓小孩學走路,其實,這樣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各種協調能力都會產生不良影響,甚至造成未來孩子的動作發展遲緩!
 
O 爬行可以訓練協調能力
爬行的經驗與探索,有助於立體視知覺與身體觸覺的發展,爬行的過程中免不了支撐或操弄玩具,此時身體必須維持一定的穩定性才不會摔倒,因此爬行不僅對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上肢軀幹力量有相當程度的助益,也是最好的感官學習。
 
王宏哲醫師進一步指出,「爬行」的動作過程是一個上下肢對側協調的動作,對於寶寶的粗動作協調性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有爬行經驗的寶寶,長大後就不會產生同手同腳等不協調的現象,可避免被同儕譏笑而產生自信與社交的問題。所以,即使家裡空間不足,仍建議媽咪創造良好的環境,利用地墊給予適當的空間,進行爬行經驗的建立。
X 直接走路的孩子 比較優秀
人類的移動是由爬行進化為直立行走,所以許多家長認為直接站立或自行攙扶行走的寶寶一定比較優秀,這是大錯特錯的觀念,直接跳過爬行,會使孩子的動作經驗有缺損,對孩子的經驗整合與認知發展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O 按部就班發展 才正確
按部就班的發展,對於寶寶的腦部與各項身體發展都有較佳的影響,因此,從翻身、直坐、爬行,再到站立,孩子的粗動作發展,大致依隨年齡進行。嬰兒在 6個月以前的骨骼、肌肉與視覺發展還未成熟,因此並不適合學習走路,但在此時,寶寶的雙腳已會扭動及向上踢動,此項動作在研究上,被認為有助於腿部肌肉發展,能為日後學步做好準備。
 
一般而言,過半數幼童在8個月大時,就能經由扶持慢慢學習站立,約10個月大,即可獨立站穩,才開始慢慢練習行走。學步初期,也許如同醉漢般步履蹣跚,但經由反覆練習,只要寶寶學會讓身體重量平均分散在兩腳,就能愈走愈穩定。
 
X 寶寶放在學步車 既安全又可以提早學會走路 
趁寶寶6個月大時,好奇心強,喜歡到處摸、到處看,可以把他放在螃蟹車裡,不但方便餵他吃飯,還可以順便讓他學走路,這樣走路的經驗會比其他同齡的小朋友多,對未來的協調性運動能力也有所幫助!
 
王宏哲醫師表示,學步車不僅不安全,還會讓孩子進食分心,影響用餐習慣,而根據臨床觀察,使用學步車的孩子,反而無法離開學步車獨立走路,跑步的協調能力也會比一般孩子差。
 
O 使用學步車 容易影響足部構造 
在寶寶滿10個月前,不應該將孩子放入學步車,因為在下肢長度不足的情況下,寶寶會以踮腳尖的方式碰觸地板,增加穩定性,長期踮腳尖走路,會造成孩子的足底結構改變,小腿張力過高,導致O型腿與脊椎側彎等情形。
 
若在不當的時間使用學步車半年以上,因而衍生出足部問題,通常需要1年以上的訓練才能調整,甚至可能因為習慣過早建立,就算長時間矯正仍舊無法改善。


原文網址: 寶寶太早站太早走好嗎? | 媽媽寶寶 | 雜誌櫃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mag.nownews.com/article.php?mag=5-8-13911&page=1#ixzz38GDUlYrH

 

 

 

蘋果日報 

用學步車 一成童曾撞傷

【黃靜宜╱台北報導】嬰幼兒使用學步車(俗稱螃蟹車)意外頻傳,一項針對北市、基隆市、彰化縣3縣巿的調查發現,使用學步車嬰幼兒比率高達7成4,但其中卻有1成曾發生「車禍」致撞傷或瘀傷,因為學步車車速快,發生意外時即使有大人在旁,仍來不及阻止。專家指出,學步車不僅對小孩提早學走路並無幫助,反而容易發生危險,呼籲家長盡量讓孩子在自然的情況下學走路。 

 

加拿大已經宣布禁用

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研究生林美珊昨在「兒童事故傷害防制研討會」上發表該項研究。研究在3縣市的醫療院所健兒門診進行問卷調查,528名受訪家長中、395名家長表示曾經或現在讓孩子使用學步車,開始使用的年齡平均為7個月大。
其中,39名嬰幼兒使用時曾受傷。原因多是嬰幼兒試圖爬出學步車導致重心不穩,其次是因地面不平、被地上東西絆倒;傷勢多為撞傷或瘀傷。
林美珊說,學步車平均每2秒鐘就滑行1公尺遠,就算大人在旁也常來不及防範意外發生。加拿大已宣布禁用,國內雖未禁用,但家長對學步車的危險性認知仍不足。 

坐不穩學步影響姿勢

屏東師範學院老師林耀豐曾研究發現,常用學步車的嬰兒,反而會影響坐姿,有小孩甚至到了13個月大還無法穩定坐著。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心智科醫師吳佑佑說,若嬰兒還不會坐穩就放進學步車,反而影響姿勢發展。其實小孩學走是自然的過程,通常11個月到1歲半時就會站、會走了,不建議牽著小孩學走路,也不需使用學步車。 

寶寶學步建議

◎幼兒通常11個月到1歲半間學會站和走路,若超過1歲半還不會走,應就醫檢查是否發展遲緩
◎小孩會爬、就不會想坐,會站、就不會想爬,學走路是很自然的過程,不必特別引導
◎不建議牽著小孩學走路,只要將居家環境布置得很安全,讓小孩自己學站學走
◎不建議使用學步車,以免受傷、甚至影響自然學走時程
資料來源: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心智科醫師吳佑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wn87814 的頭像
    dawn87814

    小瑋走透透&新手爸媽紀錄

    dawn87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